沉淀池清淤作业属于有限空间作业,存在诸多安全风险,需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 作业审批与方案制定
- **审批手续**:清淤作业前必须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作业。
- **方案制定**:制定详细的清淤作业方案,包括作业环境、作业内容、人员组织、方法流程、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等内容。
### 通风与气体检测
- **通风换气**:作业前应提前30分钟以上打开沉淀池的所有进出口及管线作业点上下游井盖进行通风。通风时,作业人员应站在沉淀池外的上风侧。
-
**气体检测**:通风后,使用气体检测设备检测沉淀池内氧气含量、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浓度和易燃易爆气体浓度,确保气体浓度符合安全标准。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
### 人员防护与设备检查
-
**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鞋、自给式呼吸保护器(如空气呼吸器)等。当硫化氢浓度超过100ppm时,还需同时使用SCBA与逃生型防毒面具。
- **设备检查**:对通风设备、气体检测设备、通讯设备、照明设备、救援设备等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安全带需符合GB
6095-2021标准,速差防坠器制动距离应≤1.5米。
### 安全监护与应急救援
-
**专人监护**:作业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进行全程监护,监护人员应具备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监护人员应在沉淀池外进行监护,不得擅离职守或参与作业。
-
**应急准备**:作业现场应配备呼吸防护器具、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照明设备、通讯器材等应急救援器材。同时,应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明确应急救援流程和措施。
### 作业环境与操作规范
- **环境隔离**:在作业现场设置围挡、安全路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等防护隔离及警示设施,阻止非作业人员及车辆进入作业区。
-
**操作规范**: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的操作规程,如分批次进出有限空间,记录进出时间并签字确认。作业时,应持续进行强制通风,并连续监测沉淀池内气体浓度。
### 坠落防护
- **防护栏杆**:污水处理系统各类提升池、沉淀池等内侧必须设有防护栏杆。
- **安全带与速差防坠器**:作业人员需佩戴符合GB 6095-2021标准的安全带,速差防坠器制动距离应≤1.5米。
### 防止火灾与爆炸
- **禁止烟火**:作业现场严禁烟火,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动火作业。
- **使用防爆设备**:所用的照明灯具和电器必须使用防爆型的和安全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