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背景
冬季河道清淤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清除河道内的淤泥、杂物等,改善河道水质,提高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为来年的河道生态修复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特制定本冬季河道清淤方案,以指导实际清淤施工工作。
二、施工前准备
(一)河道勘察
组织专业勘察团队,采用钻探、测量、水下探测等多种手段,对河道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勘察内容不仅包括淤泥的分布范围、厚度、性质(如含水率、有机物含量等),还需重点排查河道内是否存在沉船、大块石头、废弃管道等障碍物,以及河道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分布情况、基础形式和与河道的距离等,为后续施工方案的优化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二)设备准备
根据勘察结果和施工需求,准备合适的清淤设备,且所有设备需能适应冬季低温环境。具体设备及相关准备如下:
- 绞吸式挖泥船:适用于淤泥层较厚、河道开阔的区域,具有效率高、连续作业能力强的优点,但对河道水深有一定要求。施工前需检查其绞刀、泵体、管道等部件的磨损情况,确保正常运转,并准备充足的燃料和适合低温环境的防冻剂,防止设备因低温而损坏。
- 抓斗式挖泥船:适用于河道内有较多障碍物、淤泥中含有大块杂物的情况,操作灵活。需检查抓斗的强度和灵活性,确保能顺利抓取淤泥和杂物。
- 破冰设备:包括破冰船、破冰镐等。破冰船用于破碎较薄冰层,破冰镐供人工破碎较厚冰层使用,需确保设备的锋利度和耐用性。
- 运输设备:如自卸卡车等,用于将清淤后的淤泥运输至指定地点。检查车辆的制动系统、轮胎磨损情况等,做好车辆的防寒措施。
- 辅助设备:如水泵、发电机、照明设备等,确保在施工过程中电力、水源和照明的稳定供应。
(三)人员培训
组建专业的施工团队,团队成员包括驾驶员、操作手、技术员、安全员等。在施工前,对所有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培训内容具体如下:
- 施工流程:详细讲解清淤施工的各个环节,包括破冰、清淤、淤泥运输等,使施工人员熟悉整个施工过程。
- 设备操作:针对不同设备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进行专项培训,确保操作人员能熟练操作设备。
- 安全操作规程: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防滑、防冻、防火、防触电等,以及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如设备故障、人员受伤等。
- 环境保护知识:讲解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保要求,如避免淤泥泄漏、防止施工废水污染等。
三、清淤施工方法
(一)冰层处理
根据河道冰层厚度的不同,采取相应的破冰措施:
- 当冰层厚度小于 30 厘米时,使用破冰船进行破冰。破冰船通过自身的重量和冲击力破碎冰层,为后续清淤设备开辟作业通道。该方法效率高,适合大面积冰层破碎。
- 当冰层厚度超过 30 厘米时,先由人工使用破冰镐破碎冰层。人工破冰时需注意安全,避免人员滑倒或被冰块砸伤。破碎后的冰块应及时清理出河道,防止影响后续清淤作业。
(二)清淤作业
根据河道实际情况和冰层处理后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清淤方法:
- 绞吸式挖泥船清淤
- 优点:能够连续作业,将淤泥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指定的堆放地点,减少了淤泥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效率较高。
- 适用情况:适用于淤泥层较厚、河道开阔、无较多大型障碍物且冰层已有效破碎的区域。
- 操作流程:将绞吸式挖泥船驶入作业区域,放下绞刀头,通过绞刀的旋转切割淤泥,同时启动泥浆泵,将淤泥与水混合形成泥浆,通过管道输送至岸边的淤泥堆放场。
- 抓斗式挖泥船清淤
- 优点:操作灵活,能够抓取河道内的大块杂物和较硬的淤泥,对河道地形的适应性较强。
- 适用情况:适用于河道内有较多障碍物、淤泥中含有大块杂物或冰层破碎后仍有部分较大冰块残留的区域。
- 操作流程:抓斗式挖泥船将抓斗放入河道底部,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抓斗抓取淤泥和杂物,然后将抓斗提升至运输船上或岸边的运输设备中,将淤泥和杂物运走。
四、淤泥处理方式
(一)淤泥脱水处理
清淤后的淤泥含水率较高,需进行脱水处理。可采用机械脱水(如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等)或自然晾晒脱水的方法。机械脱水效率高,适合大规模淤泥处理;自然晾晒脱水成本低,但受天气影响较大,冬季气温低,晾晒时间较长,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脱水方式。
(二)淤泥再利用
脱水后的淤泥可进行再利用,如用于土地改良,将其添加到贫瘠的土壤中,增加土壤肥力;也可用于制作建筑材料,如制砖、制作轻质骨料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运输与堆放计划
制定详细的淤泥运输和堆放计划。运输过程中,确保运输车辆密封良好,防止淤泥泄漏污染道路和周边环境。淤泥堆放场应选择远离居民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区的地方,且需做好防渗处理,防止淤泥中的污染物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同时,合理规划堆放场的容量,避免淤泥堆积过多影响周边环境。
五、安全保障措施
(一)防滑措施
在施工场地、设备操作平台、上下船通道等地方铺设防滑垫或撒融雪剂,防止人员滑倒。定期清理场地内的冰雪,保持施工环境整洁。
(二)防冻措施
为施工人员配备保暖衣物、防滑鞋、手套等防寒用品,确保施工人员在低温环境下的身体健康。对施工设备的水箱、油箱等部件添加防冻剂,防止设备冻裂。在施工现场设置取暖点,供施工人员休息取暖。
(三)防火措施
施工现场严禁明火,如需动火作业,需办理动火许可证,并配备灭火器材,派专人监护。定期检查施工设备的电路和油路,防止因线路老化、漏油等引发火灾。
(四)设备与电路检查
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设备的运转情况、零部件的磨损程度等,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故障。对施工现场的电路进行检查,确保电线绝缘良好,配电箱接地可靠,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六、环境保护措施
(一)防止二次污染
在清淤过程中,确保淤泥运输管道密封良好,避免淤泥泄漏。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防止车辆携带淤泥污染道路。淤泥堆放场做好防渗处理,定期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监测,防止污染物扩散。
(二)保护周边生态
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河道周边植被的破坏,如需占用土地,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恢复。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向河道内排放施工废水、油污等,防止对河道内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七、方案总结与注意事项
(一)方案总结
本方案围绕冬季河道清淤工作,从方案背景、施工前准备、清淤施工方法、淤泥处理、安全保障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冬季河道清淤方案,旨在指导施工人员安全、高效地完成清淤工作,达到改善河道水质、提高行洪排涝能力的目的。
(二)注意事项
- 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如遇大风、暴雪等恶劣天气,应及时停止施工,做好设备和人员的防护工作。
-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施工流程和方法。如因实际情况需要调整,需经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决定。
-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施工区域。
- 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清淤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三)建议
- 在清淤施工前,可进行小规模的试验性施工,根据试验结果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
- 加强与当地环保、水利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汇报施工进展情况,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 对清淤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分析整理,为今后的河道清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