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污泥清淤机器人在市政管网清淤中的具体作业流程是怎样的?
时间:2025-09-02 09:17:21 点击次数:


一、前期准备:勘察与方案制定
市政管网清淤前需完成三项核心准备工作,确保作业安全与效率。首先是现场勘察,通过人工或设备检测管道/箱涵的结构布局(如管径、长度、弯曲角度)、入口位置(是否便于机器人投放)、水流情况(是否带水作业)及潜在障碍物(如石块、旧管道、垃圾堆积);同时检测水质(pH值、浊度、溶解氧)和淤泥性质(黏度、成分:如是否含油脂、纤维、建筑垃圾、重金属,厚度:如0.3-2米),绘制简易管网图纸并标注关键信息(如堵塞点、弯头位置)。其次是机器人选型,根据勘察结果匹配机型:狭窄管道(直径<80cm)选用轮式或履带式机器人(灵活性高);带水或淤泥板结严重的管道选用带切割/绞碎功能的机器人(如配备旋转刀头、高压水枪);长距离管道(>100米)选用续航能力强(>2小时)的机型。最后是安全防护,作业人员穿戴安全帽、防护服、防滑手套、防护鞋;在入口处设置警示标志(如反光锥、警示灯),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用通风设备强制通风30分钟以上(检测有害气体浓度达标,如硫化氢<10mg/m³、甲烷<5%LEL);检查机器人及配套设备(线缆、电源、吸泥泵、控制终端)的性能,确保无故障。

二、机器人投放与初始定位
投放前需清理管网入口处的杂物(如树叶、石块、井盖周边的泥土),确保入口无障碍。使用专用投放装置(如吊装支架、滑轮系统)或绳索、起重机将机器人缓慢放入管网,投放时控制入水角度≤30°(避免机器人碰撞管壁)、速度≤0.5m/s(防止设备损坏)。机器人进入管道后,通过定位系统(如惯性导航、激光测距、GPS辅助定位)确定初始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实时传输至地面控制终端;操作人员通过终端查看机器人的实时画面(摄像头拍摄的管壁图像)和状态数据(电量、信号强度、工具运行情况),确认机器人定位准确、状态正常。

三、清淤作业:探测与针对性清理
机器人开始沿管网前进,通过摄像头(270倍变焦、360°旋转)传感器(淤泥厚度传感器、硬度传感器)探测淤泥的分布情况(如管壁附着淤泥厚度、底部淤泥堆积量)、物理性质(如硬度:松软/板结/纤维状)。针对不同性质的淤泥,采用对应清淤模式:

  • 松软淤泥(如淤泥厚度<0.5米、无明显板结):用高压水枪(压力0.3-0.5MPa)冲刷管壁,将淤泥打散成泥浆;同时启动抽吸装置(流量≥50m³/h)螺旋输送装置,将泥浆抽吸至地面收集容器(如淤泥罐车、密封式箱体),边冲边吸,避免淤泥残留。
  • 板结淤泥(如淤泥厚度>0.5米、质地坚硬、含水泥块/石块):先用旋转切割刀具(刀片材质:钨钢,转速≥500rpm)高压水刀(压力≥1MPa)将板结淤泥切碎、破碎;再用抽吸装置清理碎块,确保淤泥完全清除。
  • 纤维/杂物淤泥(如含塑料袋、树枝、破布):启用机械臂(带夹爪,夹持力≥50N)粉碎装置(刀片转速≥1000rpm),先将杂物抓取或粉碎(粒径≤5cm);调整抽吸速度(降低至0.2m³/min),防止吸口堵塞,确保杂物与淤泥一起被抽吸。
    作业过程中,机器人根据管网弯曲情况(如弯头、三通)和坡度(如管网倾斜角度)自动调整前进速度(0.1-0.3m/s)和姿态(如转向角度≤30°),保持清淤连续性;操作人员通过终端实时监控淤泥浓度变化(如泥浆浓度≥20%时,增加抽吸速度)、设备运行状态(如刀具卡滞时,启动反向推进;传感器故障时,暂停作业),遇到异常及时处理。

四、管道检测与收尾
清淤完成后,用机器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再次扫描管壁,检查是否残留淤泥(如管壁无淤泥附着、水流畅通)、管道破损(如裂缝、渗漏点)或结构变形(如管壁凹陷);生成清淤报告(包含管道编号、清淤前后对比照片、淤泥性质数据、残留问题),提交给业主单位存档。

五、淤泥处理与处置
将抽吸上来的淤泥运输至地面收集容器(如淤泥罐车),运至指定污泥处理场地。根据淤泥性质进行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

  • 脱水处理:采用叠螺脱水机离心脱水机,加入脱水药剂(如PAC絮凝剂,投加量0.1%-0.3%),将淤泥含水率降至80%以下(形成泥饼),析出的水回流至管网(避免二次污染)。
  • 资源化利用:泥饼可用于制作建材(如烧结砖、陶粒,替代黏土原料)、园林绿化(如土壤改良剂,增加土壤肥力)或焚烧发电(含水率≤50%时可作为燃料);若淤泥含重金属或有害物质,需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如添加水泥、石灰),达标后填埋。

六、作业完成与后续检查
机器人完成单段管网清淤后,按投放相反顺序回收(先断开线缆/污泥管,再收回机器人),回收过程中检查机器人外观是否有损坏(如摄像头镜头刮花、刀具变形)、部件是否缺失(如电池、传感器),并对机器人进行清洗维护(用淡水冲洗机身、润滑运动部件、充电/更换电池),为下次作业做好准备。
最后,用机器人或人工对清淤后的管网进行复查(如用CCTV管道检测仪),确认管网畅通无阻(无明显淤泥堆积)、结构完好(无破损、变形);若发现问题(如仍有残留淤泥、管道裂缝),及时进行二次清淤修复处理(如用灌浆材料修补裂缝),确保管网恢复正常运行。


来源:天尼威环保,电话/微信:15261590666,转载注明出处!

Copyright © 江苏天尼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5047324号-2  SiteMap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