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河道清淤的技术要求
时间:2025-08-19 10:49:46 点击次数:

河道清淤旨在恢复河道功能、改善水质,其技术要求涵盖前期准备、施工实施、质量控制及环保措施等多个环节,以下是详细介绍:

一、前期准备阶段

  1. 现场勘察与方案设计

    • 水文地质勘察:测量河道断面、水深、淤泥厚度及分布,分析淤泥成分(含水率、污染物含量等)。
    • 方案制定:根据勘察结果选择清淤方法(干挖、绞吸船等),制定施工方案、环保措施及应急预案。
    • 图纸设计:明确清淤范围、深度、工程量及弃淤点位置。
  2. 施工准备

    • 围堰导流:对需断流的河道设置围堰,导流渠引流河水(干挖法适用)。
    • 设备进场:调运挖掘机、泥浆泵、绞吸船等设备,检查设备工况。
    • 场地布置:设置淤泥临时堆放场、沉淀池、脱水处理站等,铺设防渗膜防污染扩散。
    • 安全措施:设置警示标志、围挡,安排安全员巡查,落实防溺水、防塌方预案。

二、施工实施阶段

  1. 清淤作业

    • 干挖法:抽排河道积水至允许施工水位;分层分段开挖淤泥(避免超挖破坏河床);淤泥直接装车外运。
    • 水力冲挖法:高压水枪冲刷淤泥形成泥浆;泥浆泵将泥浆输送至沉淀池;初步沉淀后抽排上层清水回河道。
    • 绞吸式挖泥船:船体定位后启动绞刀破碎水下淤泥;泥浆通过管道输送至岸上脱水站或指定填埋区。
  2. 淤泥运输与暂存

    • 运输方式:密封罐车(防泄漏)、管道输送或驳船运输(大型工程)。
    • 暂存要求:堆放场需防渗、防雨淋,设置围挡防止扩散。
  3. 淤泥处理

    • 脱水干化:通过自然晾晒、板框压滤机或离心机脱水,降低含水率。
    • 资源化利用:污染较轻的淤泥用于制砖、路基土;污染严重的需固化稳定化处理或安全填埋。

三、质量控制阶段

  1. 清淤深度监测:采用测深仪或人工测量,确保达到设计标高。
  2. 淤泥处理达标:检测脱水后淤泥的含水率(一般≤40%)及污染物含量。

四、环保措施

  1. 避免二次污染

    • 使用环保绞吸式挖泥船、螺旋式挖泥装置及密闭旋转斗轮挖泥设备等常用环保清淤作业工具。
    • 泥浆水需经沉淀池处理达标后排放。
  2. 淤泥合规处置

    • 清除淤泥应输送至定点堆放处理,不得堆置在河湖管理范围内,防止对堤岸安全、河湖水质及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 应对清除淤泥进行物理成分勘查,并根据勘察结果妥善处置。一般无毒无害淤泥宜采取洼地平整、林桑肥田、砖瓦制造等处理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无法利用的应采取脱水、固化等无害化方式处理,余水应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避免对周边水系内水体造成污染。
  3. 季节性施工安排

    • 避开汛期施工,优先选择枯水期作业。


来源:天尼威环保,电话/微信:15261590666,转载注明出处!

Copyright © 江苏天尼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5047324号-2  SiteMap

拨打电话